今年以来,管城经开区围绕区委决策部署,锚定“四零”优化营商环境目标任务,不遗余力为企业解忧纾困、破解瓶颈,努力打造政策最贴心、办事最省心、投资最安心、服务最暖心、生活最舒心的“五心”营商环境品牌。
一、坚持党建引领,构建片区化服务链
按照“党建引领、首席服务、片区管理、条块配合”的原则,将开发区划为5个二级片区和33个三级片区,实行“首席服务官+星级服务员”制度,各科级领导担任二级负责人,为“首席服务官”;管委会各部门正式职工担任三级负责人,为“星级服务员”。各“首席服务官”“星级服务员”每月将分包企业项目实地走访一遍,对企业诉求均建立台账、登记造册,全力做好已入驻市场主体的跟踪服务工作,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,为企业、项目提供“点对点、面对面、保姆式、一站式”服务。截至目前,累计走访企业600余次,收集解决问题200余条。
二、坚持机制牵引,汇聚发展强大合力
坚持周例会推动、限时办理、督导联动、企业家恳谈会“四项机制”,全力保障民营经济发展积厚成势、行稳致远。组建开发区非公企业联盟,推行“党组织共建、阵地共享、活动共办、难题共解、合作共赢”的“五共工作法”。强化政府扶持,入驻企业有意扩大投资、入驻项目的,由管委会协调最惠政策;强化资源共享,大力促进企业进行上下游之间、生产与流通之间、意向合作企业之间的产销对接、优先洽谈、抱团取暖,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互利共赢;强化宣传推广,积极依托上级职能部门、相关行业协会或行业龙头企业,牵头组织各类发布会、招商推介会20余次,不断壮大品牌经济、推动招强引优,扩大市场影响力。
三、坚持送策上门,服务企业精准发力
全面梳理国家、省、市、区各级惠企政策,编制惠企政策包,结合实际细化落实措施、顶格执行,围绕“减、免、缓、退”四个到位,确保惠企政策畅通直达企业。截至目前,共帮助福耀玻璃、泰源电气、豫兴帆布等工业企业申请技改补贴、产业增产增效补贴100余万元,帮助光之谷商业中心、商城佳苑等3个项目申请奖补资金25万元。用好用活“郑好融”等平台,强化银企对接,为企业争取政策性纾困救助基金,降低企业融资成本,做好用工用能等基础保障,2022年以来,牵线搭桥帮助企业实现融资10亿元,为园区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