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用:
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《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》,奏响了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冲锋号。全会强调坚持和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、法治、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,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。

管城回族区陇海马路街道党工委积极响应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,按照“党建引领、数智赋能、延伸服务”的工作思路,深化“五个一”体系建设,聚焦三个维度,全力打通社会治理“神经末梢”,释放出“小网格”的“大能量”,形成了独具陇海特色的基层网格化模式。
聚焦党建引领,构建网格化治理体系
街道建立“1+10+N”工作体系,依托区、街道、社区三级网格治理组织构架,配备三级网格长63名、微网格长418名。健全“一核”带“多元”的基层组织体系,整合市场监管、城市管理、疾控中心等11个市区下沉单位和街道职能部门,积极探索“警格+网格”融合联动模式,实现“网格化全覆盖、服务管理无缝隙”。及时记录走访排查、代办服务、解决问题等工作情况,做到底数清、情况明,档案资料完善、信息管理规范。坚持问题导向,重塑再造流程,建立“基层随时吹哨、平台自动派发、部门按时报到、问题一线解决”工作体系,做到问题发现在一线、事件呼叫在一线、部门报到在一线。
聚焦数智赋能,提升网格化治理效能
街道坚持数智赋能,推进党建引领的基层治理网、政务网、物联网、视联网的“四网”融合。持续更新人、情、地、事、物、组织“六要素”信息,优化全辖区电子网格地图绘制,完善楼栋微信矩阵,对18类重点人员进行信息打标,分块分类建立完善基础数据库。将42个AI摄像头、30个烟感等物联设备接入街道城运中心平台,实现辖区重点场所、主要路段、河道涵洞等风险盲点全覆盖,建立“主动抓拍、智能分析、自动预警、终端处置”运行流程,确保重大风险早预警、突发事件早处理。用好群众“随手拍”、郑好办APP、12345热线、网格上报、415个“微信矩阵”等平台,创新微心愿、微吐槽、微留言、微广播、微积分“五微一体”民情民意收集机制,提高群众参与度,力争把更多的矛盾和问题吸附在社区、化解在基层。
聚焦红色物业,激活网格化治理成效
街道党工委以“五星”支部创建为抓手,充分发挥“红色物业”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,有效破解社区治理难题,创建共建共享社区,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。构建“楼院党支部+楼栋党小组+党员中心户”组织架构,引导党员群众与物业管家结对子,凝聚小区治理红色力量,共同开展网格服务工作。畅通民意收集渠道,建立楼栋微信群415个,开通24小时服务热线,每周召开物业联合党委会议,定期召开社区居民座谈会、物业服务宣讲会。通过业主“点单”、支部“派单”、物业“接单”、业委会“督单”、社区“验单”的五单联动工作模式,让群众的每一个诉求全程可追溯、可监督、能检验,让物业服务形成闭环、更有温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