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进工会驿站,就像闯进了一处藏在街巷里的“暖心小窝”,静静守候在商圈街角、人流旁。它虽面积不大,却设施齐全、服务贴心,妥妥成为户外劳动者的 “避风港”。
为解决广大环卫工人、交警、巡防队员、城管队员、网约车司机、外卖小哥、快递员等户外劳动者在工作中的痛点,区工会形成“自建 + 共建”驿站的服务网络,真正让工会驿站成为广大户外劳动者遮风避雨的温馨港湾。
将“站”变为“家”
驿站设置休息区、充电区,配备微波炉、桶装水、应急药箱、打气筒、血压仪、报刊架、雨伞等物资,提供休息、饮水、取暖、纳凉等服务,精准破解户外劳动者“喝水难、休息难、应急难、充电难”的现实痛点。打造 “冷可取暖、热可纳凉、渴可饮水、累可歇脚”的温馨空间。
多元服务织密劳动者“幸福网”
分布在全区的各驿站结合自身地理位置和服务对象特点,整合资源增设特色服务。常态化开展知识讲座、心理咨询、劳模宣讲、爱心义剪、“夏送清凉”“冬送温暖”等活动,这里不仅是大家休憩的港湾,更是情感交融、信息互通的精神家园。
“家” 的分布:近在身边
驿站建设按“科学规划、便民利民”原则,以街道为单位,搭建“一街道一自建驿站”的骨干网,选址瞄准商圈、交通枢纽、工业园区周边等职工密集区域,方便户外劳动者就近使用,工会驿站期待广大户外劳动者“抬脚进“家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