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15日—17日,郑州市迎来新一轮降雨天气,管城区按照省、市、区防汛工作要求,严格落实“123.321”工作机制,靠前组织动员,全面做好防范工作。
管城区城市内涝防汛专班根据前几轮降雨情况,复盘并更新统计易涝点26处,提前预置力量到以上区域,定人定岗定责,足量配备物资,安装检查设备,确保能随时开展排涝抢险工作,做好充分防范准备。同时通过各新闻媒体向社会发布易涝点信息,提醒市民降雨期间提前绕行,确保安全出行。
入汛以来,管城区城管局智慧城管指挥系统即开始执行24小时轮班值守,提前进行调度演练,通过智能可视化系统对重点隐患区域全面掌握,着力实现精准调度;接预警信息后,管城区城市内涝防汛专班调度各成员单位,对全区桥涵隧道、易涝点落实“四位一体”值守制度;各街道办事处提前向各桥涵隧道、易涝点预置力量,配备伸缩护栏、警示标、警戒带、沙袋、挡水板等物资,备汛和降雨期间24小时轮班值守,避免行人车辆出现意外;同时安排城管部门人员对全区桥梁以及熊耳河、西干渠河道周边持续巡查排查,及时发现安全隐患,及时实施整改;针对各涵洞车辆违停问题和易积水路段交通疏导问题,提前与交警部门形成联动,落实各区域值守警员联络方式,共同保障交通安全。
截至7月17日22:30,全区内涝防汛共出动巡查值守人员约800余人、巡查作业车辆30余辆、预置抢险队伍40余人、预置6部大型泵排设备。
“预”字当先、“实”字托底,管城区防汛工作人员从严从细落实各项工作,筑牢防汛“安全堤”。在全员共同努力下,管城辖区路畅通,未出现险情和突发事件,切实保障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。